•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50-1203
  • 企业专属热线:18032617339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宝库 > 政策解读

2023-2027 残保金新政全解读:优惠政策、计算方法、申报流程与常见问题

来源:善鸽财税官网 | 发布时间:2025-08-25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 “残保金”)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重要政策工具,同时也是企业用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减轻企业负担、鼓励残疾人就业,国家明确 2023 年至 2027 年延续残保金优惠政策,并优化征收细节。本文结合最新政策文件,从 “优惠内容、关键变化、计算申报、常见问题” 四大维度,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合规指引,助力精准享惠。

残保金政策.png

一、2023-2027 年残保金核心优惠:两类企业直接受益

根据《财政部关于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的公告》(2023 年第 8 号),残保金优惠政策延续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核心聚焦 “小微企业减负” 与 “鼓励残疾人就业” 两大方向:

1. 30 人及以下企业:直接免征,无需申请

在职职工人数 30 人(含)以下的企业,暂免征收残保金。这一政策覆盖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无需企业手动申请,申报时电子税务局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免征,直接降低小微型企业的用工成本与申报负担。
注意:工商注册未满 3 年、在职职工 30 人及以下的企业,可在剩余期限内享受免征(如 2024 年注册的企业,2024-2026 年可免,2027 年按实际情况判断)。

2. 超 30 人企业:分档减缴,鼓励 “多安置多优惠”

对在职职工人数超过 30 人的企业,根据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实行分档减缴,替代过去 “未达比例全额缴纳” 的单一规则,即便未达标也能享受优惠:


  • 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1%(含)但未达当地规定比例:按应缴费额的50% 缴纳;
  • 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1%:按应缴费额的90% 缴纳。
    示例:某企业应缴残保金 10 万元,若安排残疾人比例为 1.2%(≥1%),实际仅需缴纳 5 万元;若比例为 0.8%(<1%),则需缴纳 9 万元,相比全额缴纳仍节省 10%。

二、残保金新政 4 大关键变化:企业需重点关注

除核心优惠外,2023-2027 年新政还对征收细节进行优化,避免企业因政策理解偏差多缴或漏缴:

1. 社会平均工资口径明确:统一 “加权平均” 标准

残保金征收标准上限仍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2 倍执行,但社会平均工资口径调整为 “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加权平均工资”,解决了过去部分地区仅按 “非私营单位工资” 计算导致上限过高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某地区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 8 万元 / 年,私营单位 5 万元 / 年,加权平均后为 6 万元 / 年,残保金计算时工资上限按 12 万元 / 年(6 万 ×2)执行,而非 16 万元 / 年(8 万 ×2)。

2. 劳务派遣用工计入方式:明确 “归属用工单位”

过去劳务派遣残疾人计入 “派遣单位”,新政调整为:企业通过劳务派遣接受残疾人就业的,残疾人人数可计入用工单位(而非派遣单位),但需由当地残联审核确认,并动态监控,避免重复统计。
注意:需由派遣单位、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残疾人人数计入用工单位,协议需报残联备案,否则仍按原规则计入派遣单位。

3. 征收频次优化:部分地区改为 “按年申报”

为减少企业申报次数,多地调整征收频次:以陕西省为例,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残保金由 “按月 / 按季申报” 改为 “按年申报”,企业只需在年度结束后规定时间内(如次年 3-12 月)申报上一年度残保金,降低操作成本与出错风险。
建议:企业可咨询当地税务部门或通过电子税务局 “征期日历”,确认本地申报频次与截止时间。

4. 分档征收替代单一标准:引导企业 “尽力安置”

新政用 “分档减缴” 替代过去 “未达比例全额缴” 的规则,即便企业暂时无法达到当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如多数地区 1.5%),只要安置比例≥1%,就能享受 50% 减缴,鼓励企业 “多安置、多优惠”,逐步提升残疾人就业吸纳能力。

三、残保金计算与账务处理:附案例 + 模板

准确计算残保金是合规享惠的前提,结合新政要求,以下为详细计算方法与账务处理指南:

1. 核心计算公式(政策原文)

残保金年缴纳额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 当地规定残疾人就业比例 -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关键指标解读

  • 当地规定就业比例:全国多数地区为 1.5%,部分地区有差异(如深圳 0.5%、四川 1.6%),以当地残联或税务部门最新通知为准;
  • 在职职工人数:按 “年平均人数” 计算(全年各月在职人数总和 ÷12),季节性用工需折算(如夏季用工 10 人,用工 3 个月,折算为 10 人 ×3÷12=2.5 人);
  • 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若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2 倍,按 2 倍计算;未超过则按实际金额计算(工资总额 = 基本工资 + 奖金 + 津贴 + 补贴,需符合国家统计局口径);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需经当地残联审核确认,残疾人需持有 1-8 级残疾证 / 残疾军人证,签订 1 年以上劳动合同、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足额缴纳社保。

案例演示(新政下计算)

某企业位于浙江省(规定就业比例 1.5%),2023 年数据如下:


  • 在职职工年平均人数:140 人;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2 人;
  • 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7 万元;
  • 当地 2023 年社会平均工资:3 万元(2 倍为 6 万元)。


计算步骤
① 确定工资计算基数:企业平均工资 7 万元>社会平均工资 2 倍(6 万元),按 6 万元计算;
② 计算应缴基数:(140 人 ×1.5% - 2 人)= 2.1 人 - 2 人 = 0.1 人;
③ 计算全额应缴额:0.1 人 ×6 万元 / 人 = 0.6 万元;
④ 分档减缴:实际安置比例 = 2 人 ÷140 人≈1.43%(≥1%),按 50% 缴纳;
⑤ 最终实缴额:0.6 万元 ×50% = 0.3 万元(3000 元)。

2. 账务处理模板(适配企业会计准则)

(1)正常计提与缴纳

  •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贷:应交税费 — 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 — 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贷:银行存款

(2)享受减免的处理

  • 若为 30 人以下免征或分档减缴,无需计提;已计提的,冲减管理费用:
    借:应交税费 — 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贷:管理费用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3)超比例安置奖励的处理

部分地区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的企业给予奖励(如安置比例≥2%),奖励资金计入 “其他收益”(小企业会计准则计入 “营业外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四、残保金申报流程:线上实操 + 注意事项

新政下残保金申报以 “线上为主、自动享惠” 为原则,企业只需按以下步骤操作,即可高效完成申报:

1. 申报时间

全国统一申报周期为 “次年申报上一年度残保金”,多数地区申报期为次年 3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如 2024 年申报 2023 年度);按年申报地区(如陕西)需在年度结束后 3-6 月内完成,具体以当地通知为准。

2. 申报方式(电子税务局线上操作)

步骤 1:残疾人就业人数审核(前置环节)

  • 时间:申报前需完成,通常为次年 1-3 月;
  • 操作:登录 “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系统”,填报企业上年在职职工人数、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上传残疾证、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证明等材料,由当地残联审核;
  • 提示:审核通过后,数据会自动同步至电子税务局,无需企业手动填报。

步骤 2:电子税务局申报

  • 登录:进入企业所在地电子税务局(如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电子税务局”),通过税号、CA 证书或电子营业执照登录;
  • 找到模块:在 “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非税收入申报” 中,选择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
  • 填报数据:系统自动带出残联审核的 “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企业只需核对 “上年在职职工人数”“上年工资总额”(需与企业所得税年报数据一致);
  • 确认优惠:系统自动判断企业是否符合 “30 人以下免征” 或 “分档减缴”,优惠金额自动计算,企业核对无误后点击 “提交申报”;
  • 缴纳:申报成功后,可通过 “三方协议扣款”“银联缴款” 或 “扫码支付” 完成缴费,缴费后可下载完税证明。

3. 关键注意事项

  • 数据一致性:“在职职工人数”“工资总额” 需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社保缴费基数申报数据一致,避免因数据偏差被税务机关核查;
  • 30 人以下企业:无需手动申请免征,系统自动识别,若未自动免征,需联系主管税务机关核对企业类型(需为 “企业” 主体,不含机关、事业单位);
  • 逾期风险: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缴纳的,按日加收 5‰滞纳金,且失信行为会记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影响企业信用。

五、常见问题解答:解决企业高频困惑

1. 哪些企业可以不缴残保金?

  • 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当地规定比例(如 1.5%);
  • 2023-2027 年期间,在职职工 30 人(含)以下的企业;
  • 工商注册未满 3 年、在职职工 30 人(含)以下的企业(剩余期限内免征);
  • 连续两年亏损的企业,经财政部门审批后可减免或缓缴(减缴额不超过 1 年应缴额,缓缴最长 6 个月)。

2. 分公司 30 人以下、总公司超 30 人,分公司能免残保金吗?

可以。残保金按 “属地原则” 申报,总分机构分别在各自所在地申报,分公司只要在职职工人数≤30 人,即可单独享受免征政策,与总公司人数无关。

3. 亏损企业能减免残保金吗?

可以,但需申请。连续两年亏损的企业,需向主管财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审计报告、财务报表等材料,经审批后可享受减缴(减缴额不超过 1 年应缴额)或缓缴(最长 6 个月),具体审批流程以当地财政部门要求为准。

4. 未按规定缴纳残保金有什么后果?

  • 行政责任: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按日加收 5‰滞纳金;
  • 信用影响:失信行为记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影响企业招投标、融资贷款;
  • 评优限制:部分地区规定,未缴清残保金的企业不得参评 “先进单位”,企业负责人不得评先评优。

5. 劳务派遣残疾人,能计入用工单位的安置人数吗?

可以,但需满足两个条件:① 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残疾人人数计入用工单位;② 协议需报当地残联审核备案,由残联动态监控,避免重复统计。


六、善鸽人力——三位一体数字化助残服务平台 |  官网: www.sg-hr.cn

善鸽人力深耕企业助残数字化解决方案,凭借自主的数据筛查系统与专业服务能力,融合政府惠残政策,构建三大核心服务矩阵:
✅ 数据智能筛查:依托大数据技术,精准筛查符合残保金减免条件的残疾人;


✅ 企业助残就业通过科学规划残疾人就业安置比例,合规实现残保金费用全额减免
✅ 政策精准匹配:实时追踪助残补贴、税收减免政策,助力企业兑现红利;

残保金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全国企业服务专线:400-850-1203




结语

2023-2027 年残保金新政既延续了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又通过 “分档减缴” 引导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实现 “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 双赢。企业需重点关注当地就业比例、申报频次等细则,通过电子税务局高效完成申报,同时留存残疾证、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证明等材料,以备核查。若对政策有疑问,可随时咨询当地税务部门或残联,确保合规享惠,规避风险。


上一篇:2025 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新规:六大要点看政策新变
下一篇:企业安置残疾人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操作指引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