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人群——失业人口退税 / 抵税:企业政策详解 ,税收红利
来源:善鸽财税官网 | 发布时间:2025-09-07对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群而言,失业期间的经济压力往往难以承受。为缓解这一困境,国家将失业人口纳入重点群体税收优惠范围,推出针对性的退税 / 抵税政策 —— 无论是自主创业重拾生计,还是被企业招用重返职场,都能享受税费减免,为失业人群的 “再出发” 注入底气。很多失业人员疑惑 “政策具体怎么用”“能省多少钱”,本文将拆解失业人口退税 / 抵税的核心规则、金额计算与实操步骤,让政策福利真正落地。
一、政策核心:失业人口退税 / 抵税,覆盖两大关键场景
失业人口享受的税收优惠,属于 “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的重要部分,政策有效期为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仅针对 “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 的人群,核心覆盖两大场景:
- 自主创业场景:失业人员开办个体工商户(如小吃店、便利店、家政服务部),可按年限额扣减税费,相当于 “直接减免应缴税款”,降低创业初期成本;
- 企业就业场景: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签订 1 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可按人数享受税费抵减,间接提高企业招用失业人员的积极性,拓宽失业人群就业渠道。
二、政策细则:自主创业与企业就业,优惠力度不同
(一)自主创业:3 年最高抵税 7.2 万元,按户限额扣减
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自主创业,从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3 年(36 个月)内可享受 “按户限额扣减税费”,具体规则如下:
- 扣减范围: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个人所得税(先扣增值税,再扣附加税费,最后扣个税,多税种依次递减);
- 全国基础限额:每人每年 2 万元,3 年累计最高可扣减 6 万元;
- 地方可上浮: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在 2 万元基础上最高上浮 20%,即部分省份年限额可达 2.4 万元,3 年最高 7.2 万元(目前湖北、河南、陕西等省份已顶格执行 2.4 万元 / 年标准)。
关键前提:需申领《就业创业证》
与脱贫人口、退伍军人不同,失业人口自主创业享受优惠前,需先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登记满半年后申领《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在证上注明 “自主创业税收政策”,后续申报纳税时需提供该证件备查。
(二)企业就业:企业 3 年最高抵税 2.34 万元 / 人,定额减免
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且持有《就业创业证》(注明 “企业吸纳税收政策”)的人员,签订 1 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可享受 “按人定额扣减税费”,规则如下:
- 扣减范围:企业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企业所得税;
- 全国基础定额:每人每年 6000 元,3 年累计最高 1.8 万元;
- 地方可上浮:各省可最高上浮 30%,即部分省份年限额可达 7800 元,3 年最高 2.34 万元(如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已执行 7800 元 / 年标准)。
政策价值:企业更愿招用,失业人员就业更稳
企业招用失业人员可抵减税费,相当于 “用工成本间接降低”。例如,浙江某制造企业招用 1 名失业人员,每年可抵税 7800 元,3 年抵税 2.34 万元,这让企业更愿意提供长期岗位,减少裁员风险,为失业人员提供稳定就业环境。
三、能退 / 抵多少钱?案例拆解更清晰
案例 1:湖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年抵税 2.4 万元
湖北失业人员老王,2024 年 1 月登记失业,7 月(登记满半年)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开了一家社区便利店,2024 年 7-12 月(6 个月)应缴税费如下:
- 增值税:1.2 万元(月销售额 11 万元,需缴增值税);
- 城市维护建设税:840 元(增值税 ×7%);
- 教育费附加:360 元(增值税 ×3%);
- 地方教育附加:240 元(增值税 ×2%);
- 个人所得税:6000 元(核定征收);
- 合计应缴税费:1.2 万 + 0.084 万 + 0.036 万 + 0.024 万 + 0.6 万 = 2.04 万元。
湖北执行 2.4 万元 / 年限额,老王 2024 年可扣减限额按实际经营月份折算:2.4 万元 ÷12 个月 ×6 个月 = 1.2 万元。
最终实际应缴税费 = 2.04 万元 - 1.2 万元 = 0.84 万元,相当于抵减 1.2 万元;若 2025 年全年经营且应缴税费超 2.4 万元,可直接抵减 2.4 万元。
案例 2:福建企业招用失业人员,3 年抵税 2.34 万元
福建某服装企业 2024 年 2 月招用失业人员小李(持有《就业创业证》),签订 3 年劳动合同并缴社保,福建执行 7800 元 / 年 / 人标准:
- 2024 年企业应缴增值税 9 万元,可先扣减 7800 元,实际缴增值税 8.22 万元;
- 2025 年若小李继续在职,企业可再抵税 7800 元;2026 年同理,3 年累计抵税 2.34 万元;
- 若 2024 年企业增值税仅 5 万元,扣减 5 万元后,剩余 2800 元可继续扣减城市维护建设税(5 万元 ×7%=3500 元),扣减 2800 元后,城建税仅需缴 700 元,实现 “多税种依次扣减”。
四、办理流程:失业人员与企业,操作步骤分清楚
(一)失业人员自主创业:3 步享受优惠
- 办理失业登记与领证: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满半年后申领《就业创业证》,并申请注明 “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 准备材料:留存《就业创业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复印件;
- 申报享受:月度 / 季度申报纳税时,通过电子税务局 “重点群体创业优惠” 模块填写信息,上传《就业创业证》扫描件,系统自动计算可扣减限额,直接抵减当期税费(若前期多缴,可申请退税)。
示例:电子税务局操作
登录当地电子税务局→进入 “税费申报 -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在 “减免税明细” 中选择 “重点群体创业减免”→填写可扣减金额(不超过当期应缴税费与限额孰低者)→完成申报,系统自动扣款时抵减优惠金额。
- 人员认定:企业收集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证》(需注明 “企业吸纳税收政策”)、身份证复印件;
- 备案审核:向当地县以上人社局提交材料(含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记录),完成 “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认定”;
- 核算限额:按 “实际招用人数 × 当地年限额 × 实际工作月份 / 12” 计算当期可抵减限额(如招用 2 人,每人工作 9 个月,年限额 7800 元,则当期限额 = 2×7800×9/12=11700 元);
- 申报抵减:申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时,填写《重点群体就业信息表》,勾选 “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减免”,系统自动抵减税费,年度未抵完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继续抵减。
五、注意事项:3 个细节别忽视
- 《就业创业证》有效期:《就业创业证》需在有效期内使用,若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需重新办理登记满半年,方可申领新证享受优惠;
- 限额不结转:当年可扣减限额用不完的,不结转至下一年(如失业人员 2024 年应缴税费 1.5 万元,年限额 2 万元,剩余 5000 元不可留到 2025 年);
- 材料留存:失业人员需留存《就业创业证》、营业执照至少 3 年,企业需留存劳动合同、社保记录、《就业创业证》复印件至少 3 年,税务核查时需能提供,避免优惠被追回。
结语:政策托底,失业人群再创业就业有底气
对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群而言,退税 / 抵税政策既是 “雪中送炭” 的经济支持,也是 “助推起航” 的发展动力 —— 自主创业能降低成本,就业时更受企业青睐。2023-2027 年政策有效期内,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可尽快行动:
- 若计划创业,先办理失业登记、申领《就业创业证》,咨询当地税务机关确认限额标准;
- 若寻找工作,可优先选择有 “重点群体就业优惠” 资质的企业,就业稳定性更高。
国家的政策支持,正为失业人群搭建起 “再出发” 的桥梁,只要用好政策、合规操作,就能在创业或就业路上少走弯路,更快重拾生活与工作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