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人群税收优惠政策解读
来源:善鸽财税官网 | 发布时间:2025-10-31结合你正在阅读的节税指南,重点人群的退税与抵扣政策是 “政策红利型节税” 的重要补充。以下从核心覆盖人群、政策内容、实操要点三个维度展开说明,涵盖个人创业与企业吸纳两类场景:

一、核心覆盖人群:三类重点群体及认定标准
根据 2023 年第 14 号、15 号公告及 2024 年第 4 号公告(政策有效期至 2027 年底),可享受退税与抵扣的重点人群分为三类,需满足明确的资质条件:
(一)重点就业帮扶群体
这类群体既适用 “个人创业扣税”,也适用 “企业吸纳抵扣”,具体包括 4 类人员:
1. 脱贫人口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需纳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由农业农村部门提供身份核验服务。
2. 长期失业人员: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满半年,且持有注明 “企业吸纳税收政策” 的《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
3. 困难家庭失业人员:属于零就业家庭或享受城市低保家庭,且处于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
4. 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年度为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需持注明 “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的《就业创业证》。
(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单独适用专项政策,需满足 “自主就业” 身份(即依照《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自主择业的退役士兵),无需额外登记失业证明,但需留存退役证件备查。
(三)残疾人员
适用针对性税收优惠,包括残疾人本人创业及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两类情况,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
二、政策内容:个人退税与企业抵扣的具体规则
重点人群的税收优惠分为 “个人创业退税” 和 “企业吸纳抵扣” 两种模式,核心是通过 “限额扣减” 实现税负降低:
(一)个人创业:按户限额依次扣税(最高 2.4 万元 / 年)
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可享受增值税、附加税费、个人所得税 “依次扣减” ,具体规则:
• 扣减限额:全国统一基础标准为 2 万元 / 年,各省可上浮 20%(即最高 2.4 万元 / 年),例如重庆、广东等多地已执行 2.4 万元上限。
• 扣减顺序:先扣增值税,再扣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最后扣个人所得税,当年扣减不完的不可结转次年。
• 案例参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张某 2024 年创办个体户,当地限额 2.4 万元。若其第一季度应缴增值税 1.5 万元、附加税费 0.18 万元、个税 0.3 万元,合计 1.98 万元<2.4 万元(年限额 ÷12×3=0.6 万元?此处修正:季度扣减限额为 2.4 万 ÷12×3=0.6 万元,需按实际经营月份折算),则当季可全额抵扣 0.6 万元,剩余税额正常缴纳。
(二)企业吸纳:按人头定额抵扣(最高 0.9 万元 / 人 / 年)
企业招用重点人群并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增值税、附加税费、企业所得税 “依次抵扣” ,核心规则:
• 抵扣标准:基础标准 6000 元 / 人 / 年,重点就业帮扶群体可上浮 30%(最高 7800 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可上浮 50%(最高 9000 元),具体由各省确定。
• 适用条件:需与重点人群签订 1 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保;若招用登记失业人员,需确保其失业登记满半年且证件注明 “企业吸纳税收政策”。
• 抵扣方式:每月(季)先抵扣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当年未抵扣完的差额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仍未扣完的不予结转。
三、实操要点:资质核验与申报材料
享受优惠需完成 “身份核验 - 材料留存 - 申报填报” 三步流程,避免因资料不全无法享受:
1. 身份核验:
• 脱贫人口:企业可通过农业农村部门查询人员身份信息;
• 失业人员:企业需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实,获取《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认定证明》;
• 退役士兵:企业需留存其退役证复印件。
1. 材料留存:
• 个人:《重点群体或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信息表》、退役证 / 失业登记证 / 脱贫证明等;
• 企业: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重点群体或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信息表》、人员身份核验材料。
1. 申报方式:通过电子税务局填报对应申报表,无需额外备案,资料留存备查即可。
四、与节税指南的衔接:企业可落地的组合策略
结合你阅读的《企业节税实操指南》,重点人群政策可与以下策略叠加使用:
• 小微企业 + 吸纳重点人群:小型微利企业招用退役士兵,既享受企业所得税分段减征(2.5%/5% 税率),又可按 9000 元 / 人抵扣增值税及附加,双重降负;
• 个体户分流 + 重点人群身份:若分流业务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为退役士兵或脱贫人口,可额外享受 2.4 万元 / 年的税费扣减,进一步降低个体户税负。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重点人群不得重复享受政策(如既享受自主创业优惠,又被企业招用抵扣),且企业需确保 “人员真实、合同合规、社保连续”,避免因资质虚假被追缴税款及滞纳金。
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整理各省市具体扣减限额对照表,或针对 “企业吸纳重点人群的申报流程” 制作详细操作手册,你更关注哪方面内容?
(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