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人群税收优惠政策(包括退税、税额抵扣等)是国家层面推出的普惠性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退役士兵、脱贫人口、残疾人等群体就业。从政策覆盖范围来看,全国所有城市均可操作,但由于各地执行细则(如定额标准上浮比例、申报流程)存在差异,实际落地效果有所不同。

本文将梳理政策的全国适用性及典型城市的执行特点,帮助企业明确操作路径。(仅供参考,不做任何依据)
详询:400-850-1203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22 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退役军人部关于进一步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21 号)等文件,重点人群税收优惠政策的核心条款适用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不存在 “城市限制”。
所有城市的企业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均可申请优惠:
- 招用重点人群(失业人员、退役士兵、脱贫人口等)并签订 1 年以上劳动合同;
- 为重点人群缴纳社会保险费;
- 按规定留存相关证明材料(如失业登记证、退役证、脱贫人口身份信息等)。
尽管全国城市均可操作,但各地在定额标准、申报流程、材料要求等方面存在细节差异,以下为部分典型城市的执行特点:
- 定额标准:普遍按国家上限执行。例如:
- 失业人员、脱贫人口优惠:每人每年 7800 元(国家基础标准 6000 元上浮 30%);
- 退役士兵优惠:每人每年 9000 元(国家基础标准 6000 元上浮 50%)。
- 申报便捷性:依托电子税务局实现 “线上申报”,企业无需线下提交纸质材料,审核周期较短(通常 1-2 周)。
- 特点:政策透明度高,配套服务完善,适合各类企业快速申请。
- 定额标准:与一线城市基本一致,部分城市针对本地重点产业有额外倾斜。例如:
- 杭州对科技型企业招用重点人群,可叠加地方财政补贴;
- 成都对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额度按最低工资标准 4 倍执行(2024 年成都月最低工资 2100 元,即每人每月可退 8400 元)。
- 申报流程:线上线下结合,部分区(县)需先到人社部门备案,再向税务部门申请。
- 定额标准:多数按国家基础标准执行(失业人员 6000 元 / 年、退役士兵 6000 元 / 年),部分地区因财政压力暂未上浮。
- 申报特点:对材料完整性要求更高,需提供劳动合同原件、社保缴费凭证等纸质材料,审核周期较长(2-4 周)。
- 支持政策:部分城市为鼓励企业申请,会通过街道、园区提供 “一对一” 申报指导。
- 在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区域,政策执行更灵活。例如:
- 上海自贸区对招用重点人群的跨境电商企业,可优先享受退税额度;
- 深圳前海合作区允许企业在申报时暂存部分材料,后续补充,缩短前期审核时间。
- 按 “用工所在地” 申请:若企业在多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需在重点人群实际工作的城市申请优惠,不可跨城市汇总申报。
- 关注地方 “补充政策”:部分城市会在国家政策基础上增加本地优惠(如额外财政补贴),需通过当地税务局官网、人社部门公告查询。
- 材料留存要规范:无论哪个城市,均需留存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重点人群身份证明等材料至少 3 年,以备税务稽查。
重点人群税收优惠虽全国适用,但各地细则差异可能导致企业 “走弯路”—— 例如因不了解地方上浮标准少享优惠,或因材料不合规被驳回。善鸽财税凭借覆盖全国的政策研究网络和实操经验,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支持:
- 全国政策库实时更新:同步跟踪 300 + 城市的定额标准、申报流程,确保企业按最高标准享受优惠;
- 属地化服务对接:联合各地合作机构,为跨城市经营的企业提供 “一地委托,全国通办” 服务,无需企业逐城对接;
- 材料合规审核:根据不同城市的材料要求,提前规范劳动合同、社保记录等文件,提高申报通过率;
- 全流程代办:从政策匹配、额度测算到税务申报、退税跟进,全程专人负责,让企业在任何城市都能高效享受优惠。
善鸽财税始终以 “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为服务核心,帮助企业跨越地域差异,在全国范围内精准把握重点人群税收优惠红利。
重点人群退税 / 抵扣减税政策不存在 “城市壁垒”,全国所有城市均可操作,差异仅在于执行细节。企业无需因城市规模或地域犹豫,关键是结合自身用工情况,精准匹配政策并规范申报。善鸽财税愿成为企业的 “政策向导”,让无论在哪个城市经营的企业,都能省心、合规地享受每一分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