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50-1203
  • 企业专属热线:18032617339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宝库 > 知识分享

重点人群退税计算详解:额度如何确定?能退多少?

来源: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8-01

国家针对重点人群推出的税收优惠政策中,“退税” 或 “税额抵扣” 是核心红利之一。许多企业在招用重点人群后,都会关心具体的计算方式和可退金额。事实上,重点人群退税并非 “全额返还”,而是基于固定限额和实际缴纳税额的精准计算,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标准存在差异。本文将拆解重点人群退税的计算逻辑,结合案例说明具体额度,帮助企业清晰掌握政策红利。

重点人群.png


一、重点人群退税的核心计算逻辑

重点人群退税(或税额抵扣)的政策设计遵循 “定额标准 + 限额扣减 + 依次抵减” 的原则,核心要素包括:


  1. 定额标准:国家规定每人每年的基础扣减额度,各地可在此基础上上浮(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2. 扣减期限:通常为 3 年(36 个月),自企业与重点人群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的当月起算;
  3. 抵减顺序:按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企业所得税的顺序依次扣减;
  4. 实际可退金额:以 “企业实际缴纳的税款” 与 “核定的扣减总额” 中的较低者为准,即 “缴多少、抵多少,不缴不抵”。

二、不同重点人群的退税计算方式与案例

根据现行政策,可享受退税优惠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群体、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脱贫人口等,其计算方式相似但定额标准略有差异,具体如下:
1. 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及脱贫人口
  • 适用人群: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零就业家庭或低保家庭失业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等。
  • 国家定额标准:每人每年 6000 元,各省可上浮 30%(即最高 7800 元 / 人 / 年)。
  • 计算公式
    年度可扣减总额 = 招用人数 × 当地定额标准 × 实际招用月份 / 12
    (注:若招用时间不满 1 年,按实际月份折算;3 年期限内可累计扣减)
  • 可退金额
    当期可退税额 = min(当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当期可扣减额度)
    若当期税款不足扣减,可结转至下期扣减,直至 3 年期限结束。
  • 案例
    某企业在 A 省(当地上浮 30%,定额标准 7800 元 / 人 / 年)招用 2 名登记失业人员,2024 年 1 月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全年实际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费 5 万元。
    年度可扣减总额 = 2 人 × 7800 元 × 12/12 = 15600 元
    因 15600 元 < 5 万元,当期可退税额为 15600 元,直接从应缴税款中抵扣。
2.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 适用人群:按自主就业方式安置的退役士兵。
  • 国家定额标准:每人每年 6000 元,各省可上浮 50%(即最高 9000 元 / 人 / 年)。
  • 计算公式
    年度可扣减总额 = 招用人数 × 当地定额标准 × 实际招用月份 / 12
    (扣减顺序、期限与上述人群一致,3 年内可累计)
  • 案例
    某企业在 B 省(当地上浮 50%,定额标准 9000 元 / 人 / 年)招用 3 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024 年 7 月入职(全年实际用工 6 个月),2024 年下半年实际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费 3 万元。
    年度可扣减总额 = 3 人 × 9000 元 × 6/12 = 13500 元
    因 13500 元 < 3 万元,当期可退税额为 13500 元,剩余未抵扣额度可结转至 2025-2026 年继续使用。
3. 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非直接退税,而是税额减免)
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形式为 “增值税即征即退” 和 “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计算方式略有不同:


  • 增值税即征即退
    当期可退增值税额 = 纳税人本月安置残疾人数 × 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 4 倍
    (例如: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2000 元,企业安置 5 名残疾人,则每月可退增值税 = 5×2000×4=40000 元)
  • 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
    年度可加计扣除额 = 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总额 × 100%
    (例如:企业全年支付残疾职工工资 10 万元,可在税前额外扣除 10 万元,直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三、影响退税金额的关键因素

  1. 当地政策上浮比例:各省对定额标准的上浮幅度不同(如退役士兵优惠,有的省份按 6000 元执行,有的按 9000 元),直接影响总额;
  2. 招用人数与时间:招用人数越多、实际用工时间越长,可扣减总额越高;
  3. 企业实际缴税金额:退税金额不超过企业当期实际缴纳的税款,若企业当期无应纳税款,可结转后期扣减;
  4. 材料合规性:需提供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重点人群身份证明(如失业登记证、退役证)等,材料不全可能导致无法享受优惠。

善鸽财税:精准测算重点人群退税,让优惠应享尽享

重点人群退税计算涉及政策细则多、地区差异大,企业若自行操作,可能因对当地标准不熟悉、期限把控不当或材料遗漏,导致优惠额度 “缩水”。善鸽财税凭借专业的政策解读能力和实操经验,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 精准测算:根据企业招用人群类型、当地政策标准及实际用工情况,精确计算可退金额,制定最优抵扣方案;
  • 材料规范:协助整理劳动合同、社保记录、身份证明等材料,确保符合税务部门审核要求;
  • 申报代办:全程代办退税申报手续,把握申报时限,避免因流程失误错失优惠;
  • 综合规划:结合企业整体税负情况,将重点人群优惠与其他税收政策(如残保金减免、小微企业优惠)结合,实现整体税负优化。


善鸽财税始终以 “让企业合规享受每一分政策红利” 为目标,通过专业服务帮助企业算清 “优惠账”,既履行社会责任,又降低经营成本。


重点人群退税政策是国家给予企业的 “合规红利”,但需通过精准计算和规范操作才能充分享受。无论是失业人员、退役士兵还是残疾人就业,企业都可在善鸽财税的专业支持下,清晰掌握计算逻辑,最大化退税金额,实现 “用工合规、税负优化” 的双重目标。


上一篇:重点人群税收优惠解析:哪些人可享受退税或抵扣?
下一篇:重点人群退税 / 抵扣减税:全国适用的政策红利,这些城市已全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