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人群失业人口退税与抵税项目介绍
来源:善鸽财税官网 | 发布时间:2025-08-08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重点人群失业人口退税与抵税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这一项目旨在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吸纳重点人群就业,同时减轻失业人口的经济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一、政策背景与目的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部分人群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失业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压力,也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从多个层面入手,出台了重点人群失业人口退税与抵税项目。其核心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税收杠杆引导企业积极招用脱贫人口、失业半年以上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减轻企业的用工成本,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形成 “企业减负 - 就业扩容 - 社会稳定” 的良性循环。
二、重点人群的界定
(一)脱贫人口
主要包括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在册人员以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这部分人群在脱贫后,仍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来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稳定就业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二)长期失业者
指连续登记失业超过 6 个月,并且持有《就业创业证》的人员。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使得他们在经济和心理上都承受着较大压力,该项目旨在帮助他们重新融入就业市场。
(三)退役军人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申请时需提供退役证件或者由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具的证明。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为国家作出了贡献,退役后需要社会的支持来实现角色转换,顺利就业。
(四)残疾人
持有《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1 - 8 级)的就业困难群体。由于身体残疾等原因,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退税与抵税项目为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五)高校毕业生
毕业年度内未就业的普通高校及成人高校应届毕业生。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退税与抵税政策细则
(一)补贴标准
- 常规群体:脱贫人口、失业人员、残疾人等,按每人每年 7800 元的标准进行抵扣,平均每月 650 元。如果企业招用这类人员并符合相关条件,3 年累计下来,每人可抵扣 2.34 万元。
- 退役军人:鉴于退役军人的特殊贡献,对他们实行专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 9000 元,3 年累计可达 2.7 万元。
(二)税费抵扣顺序
企业在享受退税与抵税政策时,有明确的税费抵扣顺序。首先抵减增值税,接着是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如果在这些税费抵扣后,仍有剩余的可抵扣额度,则用于抵减企业所得税。例如,某企业招用了 10 名退役军人,该企业年应纳税额为 50 万元。按照政策,这 10 名退役军人每年可抵扣的税额为 10×9000 = 9 万元,那么该企业实际需要缴纳的税额就变为 50 - 9 = 41 万元。
(三)政策叠加
该项目的一大优势在于,企业可以将重点人群退税与抵税政策,与小微企业税收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其他优惠政策同步享受。不过,企业在享受政策叠加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例如,需要登录电子税务局的 “重点群体税收减免” 模块,按要求上传相关材料。税务部门会在 20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企业需要确保上传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企业申请条件
(一)不限行业与规模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也不论属于何种行业,只要符合相关条件,都可以申请重点人群失业人口退税与抵税项目。甚至个体工商户,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同样能够享受这一政策带来的福利。
(二)劳动合同与社保缴纳
企业需要与重点人群签订 1 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以此保障员工的就业稳定性。同时,要依法为这些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享受政策的必要条件。并且,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员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五、申请流程与所需材料
(一)人员筛查与资质确认
- 内部筛查:企业首先通过自身的 HR 系统,导出员工花名册,仔细比对员工的身份证号、退役证号等关键信息,初步筛选出可能符合重点人群条件的人员。
- 外部验证:利用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平台进行信息核验。比如,登录当地农业农村厅官网查询脱贫人口身份,通过 “阳光就业网” 等官方渠道核验失业人员的登记信息。
- 材料准备:准备好相关人员的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以及能够证明其属于重点人群的身份证明,如《脱贫证明》《退出现役证》《就业创业证》等。
(二)线上申报操作
- 系统登录:企业登录当地的电子税务局,在系统界面中找到 “我要办税 - 综合信息报告 - 税源信息报告” 模块,点击进入申报页面。
- 表格填写:在 “企业重点人员采集” 模块中,准确录入招用人员的详细信息,并按要求上传《重点群体或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信息表》。
- 数据校验:提交信息后,电子税务局系统会自动比对社保缴纳记录与劳动合同期限等信息,进而生成可退税额明细。企业需要仔细核对系统生成的数据,确保准确无误。
(三)材料留存与风险防控
企业需要妥善保存《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认定证明》、重点群体身份证明、劳动合同等相关材料,保存期限为 5 年。同时,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每季度对员工的在职状态进行复核。一旦员工离职,自次月起该员工将停止享受优惠政策。此外,企业要注意不得重复享受残疾人就业、随军家属等其他就业扶持政策,避免出现政策冲突和违规行为。
六、项目的意义与影响
(一)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 降低用工成本:通过享受退税与抵税政策,企业能够直接减少纳税金额,降低用工成本。这对于企业,尤其是处于发展阶段或面临经营压力的企业来说,是一笔可观的资金支持,可以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员工培训、市场拓展等方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提升企业形象:积极参与重点人群就业项目,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升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还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二)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 促进就业稳定:重点人群失业人口退税与抵税项目,为脱贫人口、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这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降低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推动社会公平:通过政策引导,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向重点群体倾斜,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重点人群失业人口退税与抵税项目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举措。对于企业而言,是降低成本、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契机;对于重点人群来说,是实现就业、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对于整个社会,则是促进就业稳定、推动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在政策有效期内(截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充分了解和利用这一政策,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全国企业代办咨询热线:400-85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