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残保金征收在即,企业 2025 年规划刻不容缓
来源:善鸽财税官网 | 发布时间:2025-09-06在企业运营的复杂财税版图中,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 “残保金”)是不容忽视的关键一环。2026 年即将征收的残保金,其所属期为 2025 年。这意味着,当下,也就是 2025 年,企业必须即刻着手规划残保金相关事宜,否则,一旦错过最佳规划时机,2026 年企业极有可能面临高额的残保金费用支出,给企业资金流带来沉重压力。
善鸽人力-企业残保金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平台 www.sg-hr.cn
残保金征收标准及计算方式
残保金的征收,旨在促进企业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其缴纳额按上年度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以常见的 1.5% 规定比例为例(各地规定比例可能略有差异,如河北为 1.5%,河南漯河为 1.6% 等),计算公式为:残保金年缴纳额 =(上年度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 规定比例 - 上年度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上年度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
例如,某企业 2025 年在职职工有 200 人,上年度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为 0 人,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6 万元,假设当地规定比例为 1.5%,则该企业 2026 年需缴纳的残保金为:(200×1.5% - 0)×60000 = 180000 元 。这 18 万元的支出,对任何企业而言,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若提前规划,或许就能避免或大幅降低这笔费用。
忽视规划,企业将面临高额成本
不少企业因忽视残保金规划,在缴纳时才发现费用远超预期。比如北京一家 50 人的科技公司,2025 年未关注残保金政策,也未安排残疾人就业,2026 年按规定需缴纳高额残保金。按照当地标准计算,假设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 8 万元,该企业需缴纳残保金:(50×1.5% - 0)×80000 = 60000 元 。这 6 万元原本可能通过合理规划节省下来,用于企业研发投入、市场拓展等更有价值的方面,却因忽视规划而白白支出。
再如上海一家制造企业,虽在 2025 年招聘了 1 名残疾人,但由于对申报细节不了解,未满足申报条件,导致该残疾人就业人数未被认可,最终仍需全额缴纳残保金,多支出了数万元费用。
2025 年,企业如何做好残保金规划
1. 尽早安排残疾人就业
企业可根据自身岗位需求,结合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技能特点,设置合适的岗位。例如,对于肢体残疾但计算机操作熟练的人员,可安排从事数据录入、网络客服等工作;对于视力残疾但听觉敏锐的人员,可尝试安排音频处理、电话销售等岗位。若在 2025 年初就完成残疾人招聘并签订 1 年以上劳动合同,确保其稳定就业,就能有效降低残保金缴纳金额。
2. 精准把握申报流程
不同地区的残保金申报时间和流程有所不同。以河北为例,2025 年用人单位向残联申报审核阶段为 3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其中 3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为残联集中审核时间;残保金集中征期为 7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企业需牢记当地申报时间节点,提前准备申报资料。申报材料通常包括加盖公章的申报资料真实性承诺书、残疾职工的入职在编证明或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残疾职工上年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情况证明、用人单位上年度通过金融机构向残疾职工支付工资证明等(系统未能数据比对成功的用户需提供) 。企业务必如实填报相关信息,并保证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向残联提交的纸质申报材料需加盖本单位公章。
3. 利用政策优惠
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延续实施残保金分档减缴政策。其中,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 1%(含)以上,但低于当地规定比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 50% 缴纳;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在 1% 以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 90% 缴纳。在职职工人数在 30 人(含)以下的企业,继续免征残保金。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判断是否符合优惠条件,充分利用政策降低残保金成本。
2025 年是企业规划 2026 年残保金的黄金时期,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精准把握申报流程和充分利用政策优惠等措施,有效降低残保金支出,让企业在合规经营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要等到 2026 年高额残保金费用摆在面前时,才追悔莫及。现在行动,为时不晚!
